1980年起,吴文君、张兴教授等进行植物源农药研究与开发20年。 1997年建立“植物源农药研究与开发陕西省重点实验室”。 由农药研究所和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组成。实验室设主任1人,为吴文君教授;学术(技术)委员会主任1人,为李正名院士。
1.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
研究主要方向为生物源农药创制。即通过对源于植物、微生物、动物(特别是昆虫)的农用活性物质的研究与开发,为创制新型生物源农药提供依据。
2.主要研究成果、获奖和突出进展
我校生物源农药研究与开发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无论是理论成果还是实用技术都居国内领先水平。
(1)研究方向稳定,科研积累丰富。80年代就对西北五省区的500多种杀虫植物进行了生物活性筛选,发现十多种颇具开发潜力的杀虫植物,并对5种楝科植物,4种柏科植物,6种卫矛科植物,7种虎耳草科植物及一批植物精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近几年来,还在微生物源农药,昆虫信息素等领域开展了研究,并取得一批阶段性成果。
(2)在植物农药创新性研究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在植物杀虫剂有效成分化学方面取得突出成就:从植物杀虫剂苦皮藤中分离出21种有效成分,其中15种是国内外从未报道过的新化合物。从杀虫植物沙地柏种分离到一个高活性化合物,并进行了构效关系研究。这些成就,为我国新型杀虫剂的创制打下了基础,目前已进入人工仿生合成阶段。同时,我们还在植物杀虫剂作用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特别是发现苦皮藤素V作用于昆虫消化系统这一重要靶标,从而有可能创制一类新型昆虫消化毒剂。
(3)在植物源农药产业化开发及技术成果转化方面亦处于我国领先地位。本实验室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服务于我国的农药工业和农业生产,始终坚持边研究边转化。继1992年投产0.5%楝素杀虫剂以后,1997年又投产了29%烟碱、氯氰乳油。2000年又投产了0.2%苦皮藤素乳油,并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此外,还开发研制出20%雷公藤乳油和0.15%苦皮藤素微乳剂等,目前正在进行产业化研究。
(4)承担的科研项目和获得的科研成果为国内首位。仅在植物源农药这个领域,先后承担了项科研课题,其中国家攻关2项,973项目1项,国家863计划2项,947引进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自由申请、倾斜项目、重点项目)10项,博士点基金2项,省部重点课题、攻关课题16项,国际合作2项。省部级获奖成果6项。申请有关生物农药的专利17项,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主编、参编教材和专著12部,发表学术论文180多篇,其中6篇被SCI收录。
3.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情况
现有学术队伍 职称结构合理:现有在职研究人员21人,其中教授、博士生导师3人,副教授7人(其中3人为硕士生导师),讲师9人,助教2人;其中有博士学位的6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5人。年龄结构合理:60岁的2人,52岁的1人,40~42岁的2人,其余均为28~38岁的年轻人。知识结构合理:21名研究人员中,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应用化学系(即农药学专业)的5人,毕业于西北大学、成都科技大学化学工程系的4人,其余12人毕业于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植保专业。其中绝大多数是知识交叉型人才,所从事的研究领域覆盖了农药合成、农药毒理、农药分析与残留、农药剂型加工、生物测定、有机化学、植物化学、昆虫生理生化等学科。这种交叉型的知识结构特别有利于生物源农药的研究与开发。
此外,本建设项目还依托于农药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学位授权点,常年有在读硕士生30~40人,博士15~20人。这也是一支本项目的主要技术队伍。
4.运行管理经验
“211工程”、“985工程”项目的建设,实验室的综合实力得到加强,整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为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与社会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我们通过加强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建设,推进和加强了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加强了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开放,以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了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同时多方面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一专多能、高效精干的实验队伍。采取相应政策和激励措施让研究生到实验室从事实验教学及实验技术研究工作,鼓励和吸引高水平、高技术人才,从事实验教学或技术工作。
5.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在国内外产生的影响
实验室积极开展与国外有关单位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近几年来先后邀请国内外同行学术交流约40人次,接受外校研究生和科研人员进行合作研究20人次。同时也支持鼓励青年教师、研究生、博士生等外出进修,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会。1999年和2001年承办了“首届中国植物源农药学术研讨会”和“第二届植物源农药暨药剂毒理学术讨论会”。2004年承办了“第六届农药学科教学科研研讨会”。以上学术交流为掌握学科发展动态,促进实验室科研保持高水平创造了有利条件。
6.下一步发展设想
以促进科学进步、学科发展为宗旨,应用基础研究和实用技术开发并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产业化,突出源头创新,突出自主知识产权。争取在5年时间内,在生物源农药研究与开发发面,在保持国内领先的基础上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近期目标:
(1)天然产物中分离10~15个新的活性化合物,解析一种新型作用靶标(受体)的蛋白质分子结构和作用机理,提供“昆虫消化毒剂”的理论基础。
(2)以目前发现的先导化合物为模板,人工半合成、合成200个以上化合物,从中筛选出1~2个可供商业化开发的化合物,创制我国新农药。
(3)申请30~40项国家发明专利,研制开发5~10个可提供商品化的新型生物源农药新品种。
(4)出版3~5本专著,在国内一级学报及国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15~20篇论文,其中SCI收录10篇。
(5)主持召开2次全国性生物源农药研究与开发学术讨论会。
(6)队伍建设
现有学术梯队的数量、职称、年龄结构均较合理,存在的问题是:
学术水平有待提高,缺乏年轻的学术带头人,国际学术交流能力较差,为此,拟通过读国外博士后、合作研究等方式,每年安排1~2名年轻学术骨干去国外对口实验室合作1~2年,以提高其业务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在5年内拟接收5~10名国内客座人员,2~3名国外访问学者来实验室工作,以促进项目研究,同时协助培养年轻学术骨干;每年招收4~6名博士生,15~20名硕士生。